系所特色
本系學生在修畢四年課程後,即具備社工師考試資格。除了一般社工教育的必修課程外,本系特重「兒少領域」課程的規劃,目標在整合與發展兒少保護服務之理論與技術,培養具備兒少保護專業服務之人才。課程包括家庭處遇、兒少問題與處遇、兒少風險評估、兒少保護社會工作、兒少發展、兒少安置等,課程完整而紮實。
所謂雙師培育指的是培育本系學生成為社工師與教師。就讀靜宜大學社工系即符合考選部社工師考試資格,並得至本校師資培育中心選讀「國民小學教育學程」、「中等教育學程」、「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輔導專長」、或「中等學校輔導教師」,以取得教師甄試之資格。
靜宜社工系學生允文允武,除校內有九大屬性社團自由參加外,社工系學生自辦之社團則有系學會、服務隊及攜手社。其中系學會為社工系之自治性社團,照顧及維護同學之權益與福利;服務隊與鄰近國中小學、社會福利機構及社區等單位合作,不定時支援各式戶外教學、社會福利服宣傳、冬夏令營隊等,提供學生團體討論、方案設計、活動執行等學習機會;攜手社則與海線地區國中合作,進行個案輔導、團體輔導及小型活動,建立學生默契與向心力。學生在社團中可以結交好友、應用所學、培養團隊精神,是靜宜社工系學生能力養成很重要的一部份。
本系學生畢業後即就業,就業率近乎百分百,起薪34,916元。為確保學生之就業力,除課堂學習外,安排學生至社福機構參觀與實地實習,以增進學生對福利服務的暸解及參與,進而提昇專業的素養。實習共計兩次,分別是大三暑假為期六至八週的機構實習,及大四上的期中實習,合計超過400小時。為提升同學畢業後的社工師考試通過率,我們在學期中開設證照輔導班,邀請校內外名師針對考試科目加強。我們每年皆有30-50位同學通過考試,取得社工師證照。
本系自民國75年成立以來,已有32屆畢業生,畢業學生超過3000人,遍佈社福界各領域,擔任中央與地方政府局處首長、社福機構負責任人、執行長及主管者所在多有,系友網絡綿密且強大。靜宜大學強調學生的「進德」與「修業」,培育學生成為有品格的專業者,因此在老師嚴教與學生勤學的風氣下,學生在四年的陶養後,成為負責任、能合群的社工人才,在業界有極好的口碑,為一代代靜宜社工畢業生投入就業奠定良好基礎。
靜宜大學是全國唯二的ISEP(國際學生交換計畫)認證學校,可以繳交靜宜學費至300餘所海外大學進行遊學、交換與留學。靜宜社工系特別鼓勵學生利用學校411留學資源,至開發中國家進行志願服務,或至先進國家遊、留學。靜宜校園內有超過500名境外生,是全國最為國際化的大學之一,學生在課堂、社團、研討會及活動中,能有非常多的機會與境外生互動,浸淫在充滿國際氛圍的環境中學習與生活。
靜宜社工系承接「彰化縣兒童少年保護個案親職教育輔導方案」,「臺中市社區培力中心委託服務案」及「臺中市烏日婦女及新住民培力中心」等大型服服務案,並積極參與本校「大學社會責任計畫」,對鄰近社區提供服務,回饋社會。這些實務活動讓本系師生與實務界緊密連結,並提供學生移地教學、志願服務及實習之場域。
靜宜大學有中部首屈一指的軟硬體,全面照顧學生的身心社靈需求。在「身」的層面,我們有堪比國家等級的若望保祿二世體育館、溫水游泳池、比賽級的戶外田徑場與各式球場、及二座健身中心,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;學生宿舍安全且舒適,保障大一新生入住。在「心」的層面,我們有榮獲臺灣「十大非去不可」的圖書館,超過百萬的藏書及如同誠品書局般的閱讀環境,讓學生可以充分利用;社工系在任垣樓四、五樓有個案、團體、諮商、社區、實習資源等專業教室,並提供筆電、攝影、媒材等設備之借用,資源極為豐沛;對於經濟弱勢的家庭,靜宜大學提供各式獎學金及工讀機會,讓學生無後顧之憂的學習。在「社」的層面,至善樓為學生活動中心,裡面一間間社團溫馨小窩是學生課後聚會、社交的最佳場所。在「靈」的層面,靜宜大學是一間天主教大學,校園中充滿靈性的氛圍,「主顧聖母堂」是我們的精神中心,不僅是拍照打卡的地標,更是教職員沉澱思緒,獲得心靈養分的去處。